盛夏时节,假期来临,安全风险进入高发期。7月9日,郎君镇中心小学暑假爱心托管班内,开展了一堂“安全‘童’行”教育班会。志愿者老师通过案例视频解析、互动游戏体验等形式,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堂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的安全教育课程,围绕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为青少年安全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宣讲过程中,为增强趣味性和参与感,志愿者老师精心设计了“安全知识大闯关”互动游戏。学生们按照不同的类别分为食品、溺水、交通安全三个小组,每组围绕各自主题,通过速记安全小知识,再以以生动有趣的表演形式展示安全隐患的危害以及应对方法,让安全“开口说话”。记忆结束后,老师用视频形式记录,孩子们踊跃参与,热情高涨,在背诵中逐渐代入情境,实现了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紧接着,老师们聚焦“防溺水六不准原则”与“游泳七忌”,向学生系统普及防溺水常识和急救技能。通过现场模拟溺水场景,生动演示自救要点,着重强调科学施救与冷静应对的重要性。学生们深受触动,承诺将珍爱生命、注意安全,并在家长监护下游泳。交通安全方面,老师结合交通事故案例与数据,深入讲解交通安全知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遵守信号灯、行走斑马线的必要性。通过布置“骑行不追逐打闹”主题课后作业,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安全骑行意识。食品安全方面,学生们踊跃分享饮食经验,老师则结合夏季特点,重点关注食品保质期、拒食变质食物,引导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安全教育从来不该是挂在墙上的标语、停留在嘴边的口号,而应真正扎根于日常,成为滋养学生生命安全意识的养分。它既要教会孩子们识别潜藏在身边的风险——从上下学路上的交通隐患、课间活动中的意外磕碰,到居家时的用电用火误区。更要让他们掌握实打实的应急技能:遇到火灾如何低姿逃生、遭遇欺凌怎样理性求助、意外受伤时如何正确自救等,这些知识与能力,是孩子们健康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护身符”。武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华韵心文化志愿服务团队不仅致力于弘扬中国文化,更在孩子们成长的旅途中,主动担任导航者和守护者的重任,为暑托班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指引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