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金融家,大大中国梦。7月10日,武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华韵心文化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郎君镇中心小学为孩子们献上了一堂与众不同的货币认识课程。志愿者化身“金融小老师”,带领孩子们穿越五千年货币长河,在互动中种下金融知识的种子。
从贝币到数字人民币,一堂流动的历史课
课堂伊始,志愿者老师没有直接谈论“钱”,而是用一个迷宫寻宝游戏引入,志愿者张老师讲道“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没有纸币,就用贝壳、石头当‘钱’,这叫‘物物交换’。”从商周的青铜贝币、秦朝的方孔圆钱,到如今的纸币、数字支付,志愿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串联起货币的演变史,孩子们随着老师的讲解睁大了眼睛,仿佛置身于一场奇妙的时空之旅。
打开世界视角,开启货币新地图
在货币课堂的互动环节,老师一句“大家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货币吗?”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一只只小手踊跃举起,美元、日元等答案此起彼伏。老师笑着回应后,展示出各国货币图示,让孩子们猜测对应国家。随后,老师详细介绍了美元、欧元、英镑等常见货币及所属国家的基本情况,一句“以后你们出去游学交流,可能就会用到这些货币”,引发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当有孩子提到冷门的津巴布韦币时,老师既惊讶又欣慰地给予肯定,并解释它因国家经济问题成为世界上汇率极低的货币,顺势引导孩子们理解:国家经济越稳定,货币才越有价值。这一番话让孩子们若有所思,不少人郑重地对老师说,以后会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小小的身影里,已然埋下了家国责任的种子。

志愿者老师表示:“金融素养是当代青年的必修课,将货币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的故事,玩得转的游戏,就是要在他们心中埋下理性认知金钱,理解国家发展的种子”。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又要富头脑。上千年货币与全球化浪潮,正通过年轻学子的指尖,流入这片红色热土的未来。